佛说做人的道理

1 做好事,把侵犯伤害的行为,转换成利益大众的佛事;说好话,把瞋恨嫉妒的恶口,转换成柔软赞叹的佛言;存好心,把愚痴无明的邪念,转换成慈悲智慧的佛心。
2 政治,是怒目金刚,要人人守法;佛教,是慈眼菩萨,要人人自律。
3 真正的自由,是佛教的业力牵引,自作自受;真正的平等,是法界的自性宝藏,生佛一如。
4 有备的后退,则跳得更远;适当的休息,能走得更长。
5 幽默是睿智的禅心,它是自我解嘲,而非取笑别人;诙谐是智慧的言谈,它是自我调侃,而非讽刺别人。
6 因无明而看不清自己,所以知错需有大智慧;因我执而放不下自己,所以认错需有大勇气。
7 以无谄心亲近友善,以他胜法化解嫉妒,以无常观乐悦法喜,以菩萨行袪除轻慢。
8 一已的私欲可以引起战端,一念的仇恨可以祸延子孙,一腔的热情可以化解冷漠,一心的专注可以开发潜能。
9 一块大石头放进水中,很快就会沉下去,如果把它摆在船上,可以安然地运载至彼岸。众生顽强如盘石的罪业之身,透过诵经功德的慈航普渡,也能免于沉溺在生死大海之中。
10 一个人必须有自觉的使命感;有了使命感,才会有责任感,才能克尽职责,才能勇敢担当,才能自我健全。
11 学习,能在无助孤独中使你快乐;学习,能在疑惑困顿中赐你智慧。
12 学佛要学出欢喜心1,不要一碰到不满意的人和事,就生起讨厌的心。内心要善解人意,嘴边要多点口惠,眼中要慈目待人,常常如此自我警惕,就能不断进步。
13 行为的规范,是在道德;道德的实践,却在行为。
14 心正,则本立。本立,则道生。道生,则心净。心净,则自然。
15 心若计较,处处都有怨言;心若放宽,时时都是春天。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能对你百依百顺的人,能让你如愿以偿的事都很少。你若非要计较,没有一个人、一件事能让你满意。人活一世,也就求个心的安稳,何必跟自己过不去。心宽一寸,路宽一丈。若不是心宽似海,哪有人生风平浪静?
16 心高,则气傲;心浮,则气躁;心虚,则理明,心实,则志坚。
17 小罅可以溃堤,微隙可以伤谊,防微能够杜渐,知错能够弭患。
18 勿因忙于枝节小事而忘了坚持伟大的目标,勿因贪图眼前利益而忘了追寻永远的安乐。
19 伟大的人以成就他人完成自己;卑劣的人以残害他人成就自己。
20 所谓智慧,是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;所谓慈悲,是关照别人的一举一动。
21 世间人,法无定法,然后知非法法也;天下事,了犹未了,何妨以不了了之。
22 失败中可能出现成功的曙光,因此要败而不馁;成功也可能暗藏失败的阴影,因此要胜而不骄。
23 若起精进心,是妄精进;若能心不妄,精进无有涯。
24 人格是至宝,有人格,众人恭敬有加;道德是良田,有道德,百世收成有余。
25 廉不言己贫,勤不言己苦,忠不言己好,功不言己能。
26 枯萎的禾苗,我以甘霖的活水滋润之;瞋恚的怒火,我以忍耐的活水熄灭之;污秽的身心,我以智慧的活水洗净之;焦渴的人生,我以佛法的活水饮用之。
27 克服困难,才能获得良机;勇于承担,才能成长进步。
28 九九归一、终成正果。
29 极乐世界宝树罗列,水鸟说法这是现代环保生态的先驱;极乐世界楼阁严丽,阶道井然这是现代都市计划的榜样。
30 环保是对于地球的爱护,没有地球,何能生存?护生是对于生命的尊重,没有生命,何来意义?
31 欢喜用心,则时时眉开眼笑;欢喜待人,则处处无往不利;欢喜利世,则遍地是净莲;欢喜修行,则满心是自在。
32 化愚就是智,去迷就是悟,除恶就是善,离妄就是真。
33 感应从结缘、布施中获得;感应从守时、守信中获得;感应从感动、感恩中获得;感应从忍耐、信仰中获得。
34 佛教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宗教,在于它不怕「问题」,也因为如此,佛教才有力量解决各种问题。
35 佛法说「苦」,目的是要众生「除苦得乐」;佛法说「空」,目的是要众生「知空识有」。
36 发言不惧粗浅,只惧幼稚无义;下笔不愁无文,只愁辞穷无物。
37 发菩提心,要能不退,才会达到预定的目标;修菩萨道,不求速成,即能完成圆满的愿力。
38 儿童是家庭未来的希望,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,青年是人间未来的栋梁,老年是社会未来的典范。
39 多讲点笑话,以幽默的态度处事,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。
40 对自己要做到不忘初心,对佛教要做到不请之友,对朋友要做到不念旧恶,对社会要做到不变随缘。
41 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;慈悲可以表达佛法的道德,方便可以传递世情的智慧。
42 持戒的力量,可以擒拿心中的盗贼。禅定的力量,可以制伏心中的魔军。精进的力量,可以解开心中的缠结。智慧的力量,可以消灭心中的怨毒。
43 布施,表面是「舍」,其实是「得」;没有舍去我们内心的悭贪,如何获得无有罣碍的自在?
44 不说是非,不传是非,不怕是非,不听是非。
45 不怕失败,只怕懈怠;失败愈多,经验愈富。
46 不管任何团体,若没有新血轮的投注,则易衰老,进而被淘汰;「传承」不仅是一种理念,也是一种责任。
47 不辞小水,方能成就海洋;不积小善,无以圆满至德。
48 拜神是一时的恭敬;皈依是一生的信仰。
49 「皆大欢喜」的本意,是一种处事的圆融哲学,并非「是非善恶不分」的滥慈悲。
50 “以利相交,利尽则散;以势相交,势败则倾;以权相交,权失则弃;以情相交,情断则伤;唯以心相交,方能成其久远。”
关键词:佛语禅心,经典佛语,心灵禅语
佛光菜根谭
在一般人的感觉里,人生是向前进取的,退后是失败的。但是在佛教里,向前的人生是半个世界,退后的人生也是半个世界;向前的世界是个窄门,向后的世界则有无限的宽广。
上一篇上一篇:谈佛说禅悟人生
下一篇下一篇:心宽一寸,路宽一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