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宽一寸,路宽一丈

1 做事要明理,生活要随众,处人要合作,讲话要坦诚,
2 自私自利的人,常处地狱中;服务他人的人,身在天堂里。
3 追求善美,可以不计来日如何,因为善美本身即是最好的目的;穷究真理,不必拘以时间为期,因为真理本身即是无尽的宝藏。
4 政治,是护国降魔,以保卫人民;佛教,是护生救苦,以慈爱众生。
5 真理能阻挡愚痴的邪风;柔和能消灭瞋怒的烈火;喜舍能对治贪欲的洪流;谦虚能铲除骄慢的高山。
6 怨恨不满,是烦恼的根源;感恩知足,是快乐的泉源。
7 有些事,想多了头疼,想通了心疼。所以,想不开就别想,得不到就别要,干嘛要委屈自己。放下包袱,忘却一切烦恼,开心度过每一天。真正的强者,不是没有眼泪的人,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。耐心点,坚强点,总有一天,你承受过的疼痛会有助于你。有时候真的努力后,你会发现自己要比想象的优秀很多。
8 有失败的勇气,才有成功的希望;有辛勤的耕耘,才有丰实的收成。
9 因果并非定命,认命的人不会进步;业报由于自造,玩命的人不能善终。
10 以世界观弘扬文化,以人间性落实生活,以慈悲心普利群生,以正觉智辨别邪正。
11 一丝「小小」的微笑,给人无限的欢喜;一声「小小」的爱语,给人无边的受用;一件「小小」的善行,给人无量的因缘;一则「小小」的故事,给人无尽的启示。
12 一日之计在于晨,一生之计在于勤,一事之计在于明,一家之计在于和。
13 学习弥勒菩萨的胸怀,宽容豁达;效法观音菩萨的慈悲,憨念大众;具备文殊菩萨的智慧,远离恼害。
14 学问是从经验中获得,才华是从事实中表现。
15 心中有道念的人,脸上所展现的都是祥和愉快的笑容。心中有佛法的人,身上所感受的都是善人共聚的快乐。
16 向外追求的是知识,向内发掘的是般若;唯有般若智慧才能分别善恶、判断正邪、转迷为悟、去染为净。
17 无,并不是没有,而是无限。学佛应该有无限的慈心、无限的悲愿、无限的热诚、无限的亲切,才能广度无边无际的众生。反之,如果心中执着于有,就是有限。尽管拥有再多的东西,如果有了限度,终有告罄之时。因此在追求「有」的同时,自己就大不起来;唯有无限地付出,才能真正拥有全部。
18 我们要做桥梁,沟通人际的情谊;我们要做道路,促进社会的繁荣;我们要做舟船,利济民众的交流;我们要做车乘,代替大家的脚步。
19 死,是生的开始;生,是死的准备;生也未尝生,死也未尝死。生,是缘生故有;死,是缘灭故无;无生也无死,无死也无生。
20 书必拣择而读,则开卷有益;人必拣择而交,则近贤希圣;言必拣择而听,则是非明白;地必拣择而到,则行为无险。
21 时间即是生命,争取时间,就是抢救生命;寿命就是时间,浪费时间,就是糟蹋生命。
22 什么是善恶?一切为自己就是恶,处处为别人就是善。
23 上等丈夫:风趣幽默,如春风吹拂万物;中等丈夫:不茍言笑,如夏阳蒸烤大地;下等丈夫:怪你怪他,如秋风扫荡落叶;劣等丈夫:瞋嫉粗暴,如冬雪带来灾难。
24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,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,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。
25 忍苦捍劳,繁兴大用,虽粗浅中皆为至实,惟贵心不易移,一往直前履践将去,生死亦不奈我何。
26 人生最大悲哀,是对前途没有希望;人生最坏习惯,是对工作没有计划。
27 人的一生,岁月有限,故要自我要求,自我激励,自我学习。「接受」是最好的学习态度,能接受多少,未来的成就就有多少。
28 人的病痛除了药物治疗外,也有物理、饮食、气功的治疗,另外,还有心力的治疗,如欢喜、乐观、放下等,而在心境脆弱时,则要佛力来加持。
29 求知要进一步想,处事要退一步想;能受天磨方铁汉,不被人忌是庸才。
30 平日待人处事如果不将别人的短处视为缺失,而抱持「结缘,不结怨」的态度,容他、耐他、化他、度他、待时机成熟时,一定可以获得对方的尊重。
31 你现在的麻烦,最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记它,转移注意力,使自己的思维就会开阔起来。否则一味想着它,反而陷得更深,难以自拔,徒增烦恼!
32 能接受委屈,就有出头的机会;肯承受磨练,必有成功的一天。
33 能包容一个家,就能成为一家之长;能包容一个国,就能成为一国之王;能够心包太虚,就能成为法界之主;人的心量有多大,世界就有多大。
34 命不在长,重在命中中的成就;理不在多,贵在理中中的法义。
35 没有志气的人,千言万语好比耳边风;胸怀大志的人,一言半语皆如及时雨。
36 忙人无妄想,闲人无快乐,好人无怨恨,坏人无情理,智人无烦恼,愚人无知见,邪人无正念,正人无邪心。
37 灵巧,是能为人留一点余地;灵巧,是能为人多一份设想。
38 两方斗,两方臭;两人让,两人有。
39 快乐要经过努力、勤劳才能获得,没有牺牲奉献的精神与实践,是无法体会真正的快乐。
40 可以不信佛祖,但不能不信因果;可以不信佛教,但不能没有慈悲。
41 改过才会进步,认错才能增上;助人才能结缘,内敛才能养德。
42 多讲点笑话,以幽默的态度处事,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。
43 懂得化繁就简,才能举重若轻,懂得韬光养晦,必是大智若愚。
44 当我们紧握双手,里面什么也没有;当我们打开双手,世界就在我们手中。我们老想把什么东西都死死抱住,殊不知,有些东西原本就不属于你。小舍小得,大舍大得,不舍不得,越舍越得。与其苦苦强求,不如潇洒挥手,勇敢地选择放弃。放弃,能让我们更宽容、更睿智、更从容。放弃,也是另一种获得!
45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,这样子比较少后悔。
46 不要等到有人赞赏你时才相信自己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,自信有时也是成功的钥匙。要等到别人的赞赏,恐怕已经太迟了,因为生命属于你只有一次,没有循环,没有往复。
47 不将喜怒安放在别人的毁誉上,不将快乐建筑在众生的痛苦上。
48 把世界涵纳在心灵中,则物我一如;把众生包容在方寸内,则自他不二。如此,方能启发长远的菩提心。
49 「平等的主张」可以消弭对人间的不公平。「人本的思想」可以唤醒对生命的不重视。「环保的观念」可以改善对生态的不平衡。「自然的缘起」可以化导对行事的不合理。
50 「讲清楚,说明白」,是人际相处的妙方;「改心性,革陋习」,是自我进步的动力。
关键词:佛语禅心,经典佛语,心灵禅语
佛光菜根谭
真正的名誉,不在于时人的赞美,而在于能为后人所效法;真正的拥有,不在于一己的独占,而在于能为大家所分享。
上一篇上一篇:佛说做人的道理
下一篇下一篇: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